En
Nature发文推广科思奖:消弭国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发布时间:2021-04-06 16:28:37 浏览次数:2057

微信图片_20210406163415.jpg


本文2021年4月5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Nature Portfolio


一个由科学家发起的新倡议,正在为年轻学者提供获得国际认可和参与国际科学合作创新的新机遇。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格局为国际科学交流提出了新挑战。最新设立的“科思奖”缘起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发起的“科思项目”,该奖项旨在推动跨国界的科学合作,为科学的发展和交流创造新的平台。

由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发起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在1979年至1988年的十年里共将915位优秀的中国学生送往美国顶尖科研机构深造。


为纪念CUSPEA计划设立40周年,200多位CUSPEA学者于2019年11月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国际交流战略。CUSPEA物理学家、科学史学家兼企业家、科思科技促进基金会理事长董洁林表示,CUSPEA学者齐心协力,制定了与时俱进的计划。


“尽管出现了新冠疫情,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全球CUSPEA学者网络为2020年10月设立的‘科思奖’筹集到了重要资源,”董洁林说,“它将和我们的其他计划一道推动科学共同体的建设,同时回馈世界。科学属于全人类。”


微信图片_20210406162542.jpg▲2020年10月,科思研讨会和“科思奖”设立仪式在温州举行。


为全球人才搭建合作桥梁


“科思奖”评奖委员会主席安东尼·莱格特爵士(Sir Anthony J. Leggett)是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荣休教授。莱格特认为,青年学者面临着合作机会受限以及发表论文优先于科学传播的巨大压力。中国曾选派18位CUSPEA博士生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深造,其中三位师从莱格特,目前仍在与他合作。


莱格特说:“我们以李政道先生凝聚不同背景和国籍学者的精神为遵循,不仅要认可顶尖的研究,还要承认科学家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杰出贡献。”


推动多方面发展


董洁林说,“科思奖”是致力于加强国际交流的几个民间奖项之一。她解释了“科思奖”如何能促进整个领域的公平和公正。评奖委员会由来自不同背景的跨学科科学家组成,成员包括分子生物学家颜宁院士、微电子学专家刘明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王中林、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彼得·达彦(Peter Dayan),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和汤超(现任CUSPEA学者协会会长)。


董洁林说:“通过在中国的大学弘扬李政道先生的奉献和精神,以及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联合开展活动,我们将用行动去践行我们的愿景。”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从事很多公共传播活动,他们于中国温州举办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将与“科思奖”合作,举行颁奖典礼。


// 2021年“科思奖”提名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31日。


2021年“科思奖”候选人征集已经启动

欢迎踊跃提名报名



关于科思
科思人物
提名与侯选
新闻与媒体
科思活动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科思研究院
Copyright © 2021 科思奖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英捷互联  浙ICP备20210051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1074号

首页
关于科思
联系我们